乐活国际文化连线由曾雯海于2010年在香港创立,已在香港警务处注册为合法社团(编号0043693),并正式列入联合国综合民间社会组织系统作为国际非政府组织(编号709148)。十余年来,乐活国际文化连线始终致力于通过深层次的文化对话推动全球理解、和平与可持续发展。
乐活国际文化连线立足国际都会香港,专注于构建连接全球社群的沟通桥梁。其工作聚焦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跨文化青年交流、发展社区创意经济三大领域,所有项目均严格对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将本土智慧转化为推动包容性发展的实践策略。
通过向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别政治论坛等国际平台输送基层视角,乐活国际文化连线确保多元声音能够影 响全球议程。其影响力已辐射十余个国家,在增强社会凝聚力、赋能青年群体、振兴活态遗产等方面持续发力。凭借对文化驱动型协作发展的坚定承诺,乐活国际文化连线正为构建更加公平、正义、和谐的全球未来开辟光明路径。

战略方向
乐活国际文化连线的工作始终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同频共振。我们深信,文化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成果,更是其核心驱动力。以下四大重点领域,勾勒出我们践行使命的具体路径。

文化保护与遗产传承
我们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土著知识为人类文明的「活态基因库」。保护它们,并非将其封存于博物馆,而是通过系统性的记录、传承人扶持及社区参与式活化,让古老的智慧重新流淌于现代生活的脉搏中。我们推动非遗进入社区课堂与线上教育平台,使其成为优质教育(SDG 4)的生动教材,滋养文化认同与创造力;同时,我们协助社区将文化遗产融入城市空间规划与社区营造,助力建设包容、安全、有韧性的可持续城市和社区(SDG 11),让现代都市在发展中保留独特的灵魂与记忆。

文化促进和平与对话
在偏见与分歧可能滋生冲突的地方,我们选择用文化的柔软力量搭建对话的桥梁。我们通过共通的艺术形式——无论是联合音乐创作、共融戏剧工作坊,还是基于传统节庆的文化共融活动,为冲突后地区或不同背景的群体创造安全、中立的相遇空间。在这里,对话不再局限于观点交锋,而是始于情感的共鸣与人类故事的分享。这些努力旨在从根本上减少一切形式的暴力,促进各层级建立包容、公正的社群关系,为构建持久和平、公正和包容的社会(SDG 16)奠定深厚的人文基础。

创意经济与社区发展
我们坚信,文化多样性是推动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宝贵资产。我们致力于将文化的创造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计改善与发展动力。通过赋能社区手工艺人、原住民艺术家及文化创业者,我们协助他们 提升技能、链接市场、发展可持续的文创事业。这不仅为个体创造了尊严的工作和经济收入(SDG 1, SDG 8),更从经济维度赋能边缘化社群,帮助缩小社区内部及城乡之间的不平等(SDG 10)。由此,文化不再是孤芳自赏的点缀,而成为驱动社区内生性发展、从根源上缓解贫困的活跃力量。

国际文化、青年与教育
青年是未来的缔造者。我们投资于青年,便是投资于一个更具包容性与理解力的未来。我们设计与推广全球公民教育课程,并开展深度青年文化交流项目,旨在培养下一代成为胸怀开阔、善于沟通的「文化翻译者」与和平使者。通过这些项目,青年不仅学习跨文化知识,更在实践中锻炼共情能力、批判性思维与协作精神,这些都是应对未来全球挑战的关键素养。我们致力于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SDG 4),让每个青年都有机会获得促进跨文化理解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能够积极且负责任地参与全球社会。

在文化遗产与创新的交汇处,乐活国际文化连接正通过八大核心项目将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共同践行我们的核心信念:真正的文化传承在于让古老智慧在当代语境中焕发新生,使文化成为促进社群联结、个人成长与社会创新的活水源头。

古谣传薪: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计划
在群山回荡的古老歌谣中,蕴藏着人类文明的密码。当最后一位能完整吟唱部落史诗的长者渐渐老去,我们深知,每一次传唱都可能成为绝响。「古谣传薪」计划如同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文明守护工程。我们的团队跋涉至中国及东南亚的部落聚落,用最先进的数字技术,记录那些即将消逝的声音。但我们的使命不止于保存:我们邀请年轻音乐人与原住民歌者合作,让古老音律与现代乐章对话;我们开发VR体验课程,让学生「走进」神秘的祭祀仪式。每一个被数字化的文化片段,都在新的时代焕发生机。真正的文化传承不是博物馆式的冻结保存,而是让古老智慧在当代语境中重新绽放生命力,继续滋养人类的心灵。

桥梁者:
青年文化大使培育项目
青年是穿越文化边界的天然使者。「桥梁者」项目致力于发掘那些站在文化十字路口的年轻人 —— 或许是在国际学校就读的本地青年,或许是怀揣故土记忆的新移民后代。我们为他们提供独特的成长路径:在缅甸的佛寺学习正念冥想,在香港的街头艺术中感受都市脉搏,在东京的传统工坊里体会匠人精神。这些青年文化大使逐渐成长为社区的粘合剂,他们发起「跨文化聚餐」让不同背景的邻里共享家乡美食,组织「城市记忆漫步」重新发现被遗忘的社区故事。最令人感动的是,目睹这些年轻人从羞涩的旁观者,蜕变为自信的文化翻译者,在差异间搭建理解的桥梁。和平最坚实的根基,始于每个个体心灵的真实相遇。

创意市集:
社区社会企业孵化计划
在机器量产的时代,我们选择为充满人情味的手作技艺寻找新的出路。「创意市集」是一场社区经济实验。我们见证了一位深水埗的绣娘,将母亲传授的广绣技艺转化为现代服饰的精致点缀;一位新界原住民青年,用祖辈的草木染智慧开创环保品牌。我们构建完整的支持生态系统:设计师志愿者协助产品升级,营销专家指导电商运营,更重要的是,我们帮助这些社区创作者建立互助网络。当这些蕴含文化记忆的产品被市场认可,创作者收获的不仅是经济独立,更是文化传承的尊严与自信。这种以文化为内核的社区经济模式,正在重新定义发展的意义——增长不仅是数字的提升,更是社区生命力的绽放。

记忆织锦:
社区口述历史计划
在城市的高楼缝隙间,在逐渐消失的老街巷里,藏着无数未被书写的历史。「记忆织锦」计划像一台时间的织布机,我们要将散落的记忆碎片编织成永恒的画卷。我们的团队常常带著录音设备,坐在榕树头下,听老人家讲述半个世纪前的街市风情和某个转角处三十年前的市场叫卖声;在骑楼下的凉茶铺,记录了三代人的经营故事;最动人的是那位九十岁的理发师,他的剪刀见证了整个社区的悲欢离合。我们创建的「声音地图」计划让记忆重获新生 —— 真正的历史不仅存在于宏大的叙事中,更流淌在普通人的日常记忆里。当年轻人通过这些故事与祖辈的时空相遇,一种深厚的文化认同便悄然生根。

文化诊疗室:
艺术促进心理健康计划
在冲突与流离的阴影下,艺术成为照亮心灵深处的一盏柔灯。「文化诊疗室」项目相信,治愈创伤的过程需要文化的温度。在泰缅边境的难民营,我们目睹一位缅甸艺术家用传统木偶戏帮助孩子表达无法言说的战争记忆;在香港的社区中心,岭南派的山水画成为新移民舒缓乡愁的媒介。我们不是简单的艺术教学,而是搭建一个安全的情感容器 —— 让泰国的传统按摩手法与舞蹈治疗结合,让蒙古的喉音唱诵与音乐治疗对话。最令人动容的是,看到那些因创伤而封闭的心灵,终于通过艺术的桥梁重新与外界建立连接。这种融合了文化智慧的疗愈方式,证明心理健康从来不是孤立的话题,而是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文化土壤中。

食物故事:
饮食文化传承计划
食物是刻在味蕾上的乡愁,是最直观的文化载体。「食物故事」计划从灶台出发,探寻文化传承的全新可能。我们记录香港围村即将失传的盆菜制作工艺,追踪南洋肉骨茶飘洋过海的历史变迁。但我们的工作远不止于保存食谱 —— 我们组织「跨代厨房」,让孙女向祖母学习包粽子的每一个细节,这个过程包裹着家族迁移的故事;我们举办「味道盲测」,让不同背景的人通过味觉体验彼此的文化。一位参与项目的马来西亚娘惹阿姨说:「教年轻人做传统糕点,就像把祖先的智慧一次次传递下去。」那些看似平常的烹饪场景,实则是文化基因最生动的传承现场。当食物成为对话的媒介,文化传承便在一餐一饭中自然流淌。

文化无障碍:
共融艺术空间计划
我们坚信,文化的滋养不应有任何门槛。「文化无障碍」计划致力于拆除那些看不见的围墙,让艺术的阳光照耀每一个人。我们与视障朋友一起开发「触觉导览」,让雕塑的质感在指尖甦醒;为听障群体设计「振动音响」,让音乐的节奏在身体共鸣。但共融远不只是设备改造 —— 我们培训导赏员用口述影像技术,让看不见的观众「看见」画作的色彩与构图;设计手语诗歌工作坊,让沉默的世界同样充满诗意的表达。最令人难忘的是一位坐轮椅的长者,在无障碍舞蹈工作坊中第一次翩翩起舞时眼里的泪光。真正的包容,是让差异成为创新的源泉,让每个人的独特体验都能丰富文化的内涵。

节庆新生:
传统节日现代化计划
传统节庆是社区活力的脉搏,需要与时代同频共振。「节庆新生」计划以尊重传统为基,以创新表达为翼,让古老节日在当代社会焕发新的生命力。我们保留端午龙舟的竞技精神,同时加入环保龙舟设计赛;传承中秋灯笼的制作技艺,更融入光影艺术的新媒体表达。在马来西亚槟城,我们协助当地社区将百年庙会转型为融合AR技术的文化嘉年华;在香港,我们与年轻人一起重新设计盂兰胜会的祭祀仪式,使其成为跨文化理解的平台。这些创新不是对传统的削弱,而是让其精髓以新的形式延续。当一个节日能够同时连接长者记忆与青年创意,文化的河流便获得了奔向未来的动力。
重要倡议

业务动态

乐活国际文化连线是一家国际非政府组织,已在香港警务处注册为合法社团(编号0043693),并已在联合国综合民间社会组织系统正式注册(编号:709148)。
乐活国际文化连线得益于善美发展控股的坚实支持,并与一批志同道合的慈善机构和机构资助者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追求长远愿景。作为一个组织,乐活国际文化连线在政治和政策事务上保持严格中立,确保为所有文化声音提供一个包容开放的交流平台。
版权所有 © 2010-2026。乐活国际文化连线。保留所有权利。
如有任何查询,欢迎随时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