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黃金法老的珍寶 - 紀念圖坦卡蒙陵墓發掘百週年


埃及法老總令人聯想到詛咒、木乃伊、金字塔等名詞,「圖坦卡蒙:金色法老的寶藏」( TUTANKHAMUN: Treasures of the Golden Pharaoh)正在英國倫敦薩奇美術館舉行,讓世人有幸能一睹幾千年前法老的風採和奢華,探索圖坦卡蒙國王的生活,以及這個令世界著迷的傳奇。


圖:「圖坦卡蒙:金色法老的寶藏」展覽海報(薩奇美術館)



40多年前的1967年,圖坦卡蒙留下的遺物也在歐美進行了一次巡展。雖然規模並不大,但在巴黎和倫敦均引起轟動,吸引了破紀錄的人潮參觀,被稱為「世紀之展」,也在全球掀起「圖坦卡蒙」熱,甚至啓發了許多那一代的青少年歐洲人進入古埃及學研究領域。隨後1973年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舉行的圖坦卡蒙展覽也吸引了數百萬人參觀。目前,在倫敦薩奇畫廊展出的是埃及以外最大的圖坦卡蒙墓文物展,此前在美國洛杉磯和法國巴黎展出時,參觀人數再一次突破記錄,足以顯示古老的文物在21世紀的現在仍然持續煥發魅力。


此次「圖坦卡蒙:金色法老的寶藏」展覽是紀念圖坦卡蒙陵墓發現100週年,埃及文物部舉辦世界巡展,作為最新修復成果的展示,匯集了150多件圖坦卡蒙墓的珍寶,也是迄今為止圖坦卡蒙寶藏最大規模的一次海外巡展。今年埃及方面策劃這次巡回展,主要目的是為在吉薩2020年即將落成的大埃及博物館(Grand Egyptian Museum)集資,全球巡展結束後這些文物將永久收藏在該博物館裡。



歷史上最著名的法老


其實提到古埃及或者法老,全世界的絕大多數人都會想到圖坦卡蒙。這個3300多年前的名字出現在當代的各種小說、電影、童話甚至英語教科書中,很多人在童年就曾經聽聞。然而在現代人摸索拼湊出的古埃及史中,圖坦卡蒙卻應該是最不起眼的一個。圖坦卡蒙是古埃及新王國時期的一位法老。他在位時期大約為公元前1332年至公元前1323年。這位少年法老九歲登基,十九歲便撒手人寰,在位時間不到十年,沒有留下任何功績,在史書上寂寂無名。他是古埃及十八王朝的王室末裔,這個王朝則是古埃及國祚最長、國力最強、版圖最大、統治者個性也最鮮明的朝代,拉美西斯二世、圖特摩斯二世等一代雄主皆是這個朝代的法老。而十八王朝也開創了在山谷里建造地下墓穴的傳統,由此誕生了埃及著名的帝王谷。


圖:英國考古學家霍華德·卡特主持埃及帝王谷的考古發掘(Getty Images)



但在三十多個世紀里,這裡的所有陵墓都被後人盜劫一空,只有最不起眼的圖坦卡蒙墓穴一直完好地幸存到了二十世紀。墓穴里從法老的金棺到當時年輕人的心愛玩具,甚至下葬時年輕的王后獻給丈夫的最後一束小花都保存了下來,終於讓現代人能夠得以看到湮滅在時光中那個輝煌王朝的一個剪影。甚至可以說圖坦卡蒙的成就功績不在其生,而在其死。英國考古學家哈瓦德·卡特(Howard Carter)在《圖坦卡蒙王的秘密》一書中評價說:「圖坦卡蒙名的成就功績,不在其生,而在其死。他對歷史最大的貢獻,就是他死了,並且被埋葬了。」法國埃及學家馬克·加保爾德認為,圖坦卡蒙身上所凝聚的財富、權利與美,加之英年早逝的浪漫,使他成為當代無可比擬的文化符號。


圖:1922年被發現的圖坦卡蒙墓(資料圖片)


這歸功於1922年被發現的圖坦卡蒙墓,不僅是世界考古工作成功的頂峰,也是考古史的重要轉折點。1907年,英國考古學家霍華德·卡特獲邀主持埃及帝王谷的考古發掘工作。經過15年的苦苦搜尋,卡特終於發現圖坦卡蒙墓。1922年11月26日,當卡特等人進入墓室內部後,他們被驚呆了。在這座法老墓穴里,他們共發現5000多件文物,包括圖坦卡蒙的石棺、黃金面具以及胎兒木乃伊等,震驚了整個世界。很多人都想知道圖坦卡蒙墓室陪葬品的總價值,但沒有人能夠估算出準確的數字,因為每一件文物都為人們帶來了3200年前人類生活的一瞥,這些價值是無可估量的。


與以往展覽不同的是,這次「圖坦卡蒙:金色法老的寶藏」展覽聚焦圖坦卡蒙的陵墓而非他本身,注重詮釋出土文物的意義,以此揭示神秘的古埃及文化。展覽分為9個展廳,除展示文物外還介紹對圖坦卡蒙木乃伊的最新科學研究成果,並通過照片和多媒體裝置回顧1922年英國考古學家對陵墓的發掘過程,激發參觀者對考古學的興趣。展覽最具亮點的無意是以流行考古的展陳形式,展現了那些距今3300多年歷史的工藝,從工藝品中看待這位年輕法老的生活。


圖:「圖坦卡蒙:金色法老的寶藏」展覽(曾雯海)



圖坦卡蒙墓只有四間小墓室,每一間寬不超過4.3米,而且他的墓中心只有一間裝修簡陋的棺室,四周是一些色彩鮮艷的壁畫,沒有華麗的雕刻,也沒有成千上萬的僕人俑,只有一些象徵永恆和重生的守護神。其他的墓室放著圖坦卡蒙在生前和死亡中使用過的很多精美器物,包括黃金首飾、雕刻品、雕塑以及儀式用古物等等。雖然這位圖坦卡蒙法老的墓室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規模最小的古埃及法老墓,但是卻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法老墓(目前發現的其他法老墓幾乎都被盜墓者洗劫一空),文物無可比擬的歷史價值和圖坦卡蒙陵墓留下來的謎團,讓它當之無愧是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


從圖坦卡蒙的陪葬品可以看出,這位少年法老生前可能喜歡駕駛戰車,因為陵墓出土的鑲金戰車的車輪和駕轅都存在輕度磨損;他似乎還偏好棋類遊戲,有四套遊戲棋盤被帶進了墓中。除了熱愛駕駛和遊戲之外,現代人還認為這位少年法老熱愛時尚。墓室中發現了質料和手工均屬上乘的圍巾,據現代紡織專家估計,單手工也要每天工作11小時,連續九個月才能完成;另外,墓室內的上百雙鞋,有用皮做的,用木頭做的,也有用柳條編的,甚至還有用黃金做的。然而,這並不全是關於美學的輝煌。你永遠不會忘記你正在參觀的是一個人的墳墓。它們提醒著你,這是關於死亡,以及渴望超越死亡的某種東西。


圖:SIG善美 董事長 曾雯海、西班牙皇家藝術家協會 主席 Josep Felix Bentz、皇家歐洲醫生學院 跨界研究主席 Jose Ramon Calvo 獲邀參觀倫敦圖坦卡蒙展覽(Josep Felix)



常說常新的文化羅生門


古埃及文明被視為是西方文化最早的發源地。事實上,作為現實國家的古埃及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終結,作為「知識」的古埃及卻在東西方語境中不斷「故事新編」。不同時代的藝術家們,不斷嘗試將古代埃及藝術風格與自己所屬時代結合起來,最終把「古埃及」變成了是一個充滿張力、搖擺不定的混合體,聳立在每個人的記憶里,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我們日復一日的生活。


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當圖坦卡蒙的陵墓被發現時,整個世界都被它迷住了,對圖坦卡蒙的狂熱是一個全球性的想像力工程。它將人們與一個古老的地方彼此聯繫起來,通過追憶遺失的歷史,夢想一個新的世界,構建頭腦中的「古埃及人」。機緣巧合之下,本來無所作為的少年法老圖坦卡蒙成為了千萬後人心中的文化符號和埃及學的標誌性人物,也啓發無數人投身於古埃及研究。


真實的古埃及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知識考古學是當代西方思想的前沿話題之一,作為「知識」的古埃及,過去6000多年間在東西方語境中不斷構建和演化,圍繞「古埃及」這三個字滋生了千奇百怪的歷史「羅生門」。這可能會是個永遠刺激我們想象,卻又永遠找不到「正確」答案的問題。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