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記者 - 張妮
高迪數字博物館聯合創辦人、高迪亞太研究院 主席 - 曾雯海

張妮:
此次推出高迪數字博物館是出於哪些考慮?
曾雯海:
這次高迪亞太研究院、高迪國際會議和百度百科共建的全球首個高迪數字博物館,以互聯網方式、多元化展示安東尼·高迪的生平、創新思維及建築作品,打破時間和地域限制,希望讓更多觀眾可以透過互聯網瞭解到高迪的神奇世界。為了建立一個國際性的優質線上博物館,高迪亞太研究院及高迪國際會議透過各種渠道,首次把我們在全球20個多個國家的高迪相關資源整合起來(包括西班牙政府、全球各地研究高迪的大學及研究院、巴塞羅那的高迪博物館、高迪建築的擁有人、研究高迪的國際學者及受到高迪作品啓發的建築師等),透過交流與協作,共同創建高迪數字博物館的內容,並非常難得的邀請到國際權威高迪學者,為大眾解說高迪的創新思維方法和展示高迪建築作品的精華。高迪數字博物館項目已經得到西班牙政府多位重要領導及學者的贊賞和認可,中外學者均認為高迪數字博物館已經不僅是中國和西班牙兩國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更是全球高迪知識網絡的重要架構,意義非凡。

張妮:
為什麼選擇與中國公司合作?中國在打造數字博物館方面有什麼優勢和特殊之處?
曾雯海:
大多數人並不知道高迪與中國有很深的淵源。高迪有一位摯友名為托達(Eduard Toda i Güell),他們從小一起長大。托達在清末的時候,成為了當時西班牙駐中國大使館的外交官,在中國生活了六年。在這段時間,托達在中國收藏了很多錢幣、文物、資料和照片等。托達回到西班牙後,與高迪分享了他在中國的見聞和收藏,並寫了不少關於中國的論文和書籍,這也讓托達成為了當時在西班牙很重要的東方研究學者和漢學家。高迪受到托達的影響,對中國文化非常迷戀,從最早期的高迪建築開始,就能看到高迪使用了很多中國建築的元素和自然主義的建築哲學思維。我認為「高迪與中國」是個非常有趣且值得探討的部分,所以必須與中國的學者和機構深入合作,去發掘和研究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與故事,並且透過與中國公司合作傳播我們的研究成果。
我們選擇跟百度進行國際上的深度合作,主要是考慮到百度的幾個優勢和特殊之處:1. 百度是馳名中外的、最重要的中文搜索平台,透過百度的平台可以接觸到大多數全球中文互聯網用戶,在傳播上有無可比擬的重要性。2. 百度在互聯網發展及科技應用上是非常優秀的、具有前瞻性發展的公司。百度以高科技的方式為我們帶來了很多超乎想象的內容展示方式,而且為了推動高迪數字博物館發展,百度慷慨的為高迪數字博物館提供了他們的最新技術和內部資源,非常難得。3. 百度從2012年開始,一直在發展百度百科數字博物館的平台,現在已經收錄了1600多家中國博物館,並上線了220多家中國博物館。他們用心去做利國利民的公益大事,對於文化傳播的貢獻有目共睹,與我們的理念和願景相符。我們相信透過雙方合作,可以成就更大的國際文化項目,鏈接中國和世界。
張妮:
與現場參觀不同,高迪數字博物館將給觀眾帶來哪些不同的體驗?
曾雯海:
高迪數字博物館將通過人工智能、科普短視頻、全景圖片、VR等技術,在線上呈現西班牙建築大師安東尼·高迪的建築作品、珍貴手稿、時代照片及相關文化研究的成果。作為全球首創的高迪數字博物館,配合百度百科的線上權威平台支持,可以讓中文觀眾通過音頻講解、實境模擬、立體展現等多種形式,身臨其境地觀賞珍貴展品。另外,高迪數字博物館更特意邀請了國際權威專家解說天才高迪的多面性,包括:高迪的思維模式、理念創新、技術突破、創造發明和推動社會發展的正面力量等,讓觀眾一方面可以隨時感受歷史文化積澱及其背後的文化內涵,另一方面可以受到天才思維的各種啓發,把創新精神應用到日常工作生活中。

張妮:
未來,數字博物館會是一個大趨勢嗎?為什麼?會替代現場參觀嗎?
曾雯海:
我相信數字博物館是一個發展大趨勢。互聯網和「互聯網+」已經是當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優質的內容將會成為全球互聯網發展的巨大需求,而數字博物館恰好是一個獨特而有效的形式來傳播知識和推動文化發展。但是,我認為數字博物館不會替代現場參觀,現場參觀給到觀眾的親身體驗是無可取代的。準確來說,數字博物館是一個知識架構的共享網絡。一個個數字博物館,更像是一道道鏈接了不同內容的門,吸引不同的人推開門去探索他們感興趣的知識內容,大家在互聯網的幫助下打破了空間與時間的限制,各自朝著自己的方向去做深入的研究和發展。我相信未來是一個以科技推動知識傳播和國際文化發展的時代,科技發展與人類的知識體系將會緊緊的捆綁在一起。目前,以數字博物館的形式來構建全球知識網絡是非常有價值和前瞻性的。

張妮:
高迪國際會議是一個什麼樣的機構,它的成立背景、屬性和主要職責是什麼?
曾雯海:
「高迪國際項目」是一個超過十年的大型長線項目,是一個以全球超過二十個國家上百家機構鏈接成的環球協作平台,從社會、思想、創新、美學等多方面深入研究傳奇天才高迪,透過高迪研究中心、高迪亞太研究院、雙年高迪國際會議及高迪大師班等把這些資源和研究整合到一起,發佈和分享各地的最新科研成果,推動人類的科技和文明發展。「高迪國際會議」於2012年成立,目標是傳播高迪研究中心和世界上最負盛名的大學在四十多年來積累的、關於安東尼高迪的所有科學文獻,每兩年舉辦一次的國際會議是全球唯一讓高迪權威專家聚首一堂分享高迪研究成果的平台。高迪國際會議的主要項目集中在組織會議和展覽、教授高迪工作法、參與博物館內容規劃,以及在工程、建築和可持續城市規劃領域的咨詢。

張妮:
除了高迪國際會議,西班牙政府和民間對高迪藝術的保護、傳承、傳播還採取了哪些有效的措施?高迪文化在世界範圍內的傳播還存在哪些問題和阻礙?西班牙未來希望採取哪些相關舉措?
曾雯海:
與其說高迪文化需要在世界範圍內傳播,到不如說其實是從源頭開始「再發現」我們今天的生活是如何被一步步構成的。高迪對後世的影響非常深遠,很多創新理念、建築哲學、思維方法、數學發現、力學創新、環保概念和工作方法都受高迪啓發。這些理念和方法,在我們的生活中被廣泛應用,我們卻對其一無所知。所以,這是一個「再發現」的過程,讓我們透過瞭解高迪,發現自己,探索未來。
高迪文化在世界範圍內的傳播,主要的挑戰是在語言上的,但這並不是「問題和阻礙」。西班牙語本身也是世界三大語系之一,高迪在西班牙語地區本身也有著非常廣泛的認知度。只是離開了西班牙語地區後,因為語言和文化上的差異,與中國和漢語地區的溝通交流比較少,所以在漢語地區公眾能接觸到的資料和內容都非常不完善,也缺少了專業的國際文化機構去推動高迪和西班牙文化的交流。我為中國和西班牙文化交流上的現狀感到惋惜,所以在亞洲成立了「高迪亞太研究院」,希望從高迪開始,打破兩個語系之間的限制,推動西班牙語和漢語國家在文化發展方面的深度交流合作。我的想法和行動得到了西班牙中央政府、省政府、地方政府、文化部、旅遊部及各大博物館等重要合作機構的認同和大力支持。現階段,高迪亞太研究院的首要目標是收集和翻譯高迪和西班牙的權威資料,並透過各種合作夥伴的平台和支持,讓優質的內容在漢語地區有效傳播。

張妮:
在您看來,高迪藝術最大的特徵和貢獻是什麼?它體現了西班牙文化怎樣的特殊性?
曾雯海:
安東尼·高迪是西班牙國寶級建築師,也是現當代西方建築的鼻祖級大師。目前,在安東尼·高迪的作品中,有17項被西班牙列為國家級文物,7項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西班牙文化本身就是一種融會貫通的文化。除了西班牙本地的文化外,你也可以看到阿拉伯、非洲、歐洲和南美等文化對西班牙文化的影響。這些不同的文化融合到一起,形成了絢麗奪目、熱情洋溢的西班牙文化。在高迪的作品里,這種多文化融合的特徵隨處可見,包含著包羅萬象的文化元素,這既是高迪的特色,也是西班牙文化的特色。高迪的藝術有深遠的影響力,對於二十世紀來說,很多創新理念、建築哲學、思維方法、數學發現、力學創新、環保概念和工作方法都是受到高迪所啓發的。就好像二十世紀三大現代藝術巨頭:畢加索、達利和米羅,都受到高迪的深刻影響。特別是達利,他曾經多次表示對高迪的熱愛與崇敬。未來,我們在梳理好高迪對後世的影響脈絡後,將會加入到高迪數字博物館裡,逐步向公眾展示人所不知的高迪。
相關資料:
《環球時報》西班牙用線上博物館講述高迪 搭建全球共享網絡:
https://tech.huanqiu.com/article/9CaKrnK5Y45
高迪數字博物館:
https://baike.baidu.com/museum/gaudi
高迪數字博物館 - 聖家族大教堂:
baikebcs.bdimg.com/baike-museum3d/shengjiatang/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