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先生在慈山寺開光典禮上致辭時說,很喜歡《金剛經》內「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偈語,佛教哲理為他導航,渡過憂慮,恐懼和變遷。



慈山寺地處大埔洞梓,背依八仙嶺,面向船灣淡水湖, 佔地約五十萬平方呎,由李嘉誠基金會主席 李嘉誠 先生出資興建,歷時超過十年,截至2019年累計捐款已逾三十一億港元建設資金,日常經費亦均由基金會捐助。李先生冀以此實踐佛教核心理念: 淨(Clarity)‧慈(Compassion)‧行 (Action),並祈為千古不息的佛法哲思,注入回應當代的生命力,盡己綿力,弘揚佛教, 利益大眾。
慈山寺採山水之靈氣,集日月之精華。 其建築設計關注綠化,力求與周邊環境和諧共生,與自然景色融為一體,整體設計返璞歸真,以 「 境 」 說 法 ,並兼具傳統特色與現代化功能。 慈山寺於 2015 年4月正式對外開放後,李嘉誠先生有感於佛教藝術能撫慰人心,滋養心靈,遂進而在寺內的觀音像下興建佛教藝術博物館。歷經數載的努力,終於在 2019 年正式落成並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