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社會經濟現象之一。目前全球人口約50%生活在城市,而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預計到2050年這一比例將超過70%。隨著人口在城市的不斷聚集、新的大都市和城市群相繼形成,城鎮化所導致的交通擁堵、環境惡化、資源匱乏、居民生活質量下降等問題日益凸顯,如何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成為城市管理者關心的議題。在這樣的背景下,智慧城市的概念應運而生。

圖:城鎮化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社會經濟現象之一
智慧城市系統
「智慧城市」是看待城市的新角度,是發展城市的新思維,是數字城市建設的延續,在城市的規劃、管理、運營及長遠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2010年,IBM正式提出了「智慧的城市」願景,希望為世界和中國的城市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IBM經過研究認為,城市由關係到城市主要功能的、不同類型的網絡、基礎設施和環境六個核心系統組成, 包括:1. 組織(人)、2. 業務/政務、3. 交通、4. 通訊、5. 水和 6. 能源。這些系統以一種協作的方式相互銜接,而城市本身則是由這些系統所組成的宏觀系統。
智慧城市的打造是多維度和系統性的大工程,城市規劃與智慧城市等信息科技層面的規劃必須是高度融合的。現代化都市的發展是基於數字化驅動,在城市規劃的過程中必須考慮領先數字科技和智慧技術的應用。同理,在智慧城市規劃時,也需要考慮城市的發展格局。二十一世紀的智慧城市,應該充分運用信息和通信技術手段感測、分析、整合城市運行核心系統的各項關鍵信息,從而對於包括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業活動在內的各種需求做出智能的響應,才能為人類創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賦能智慧城市
5G作為最新一代的無線通信技術,其超高速率、超低時延、超大連接的特性,對智慧城市的建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以5G為基礎的泛在傳感網絡,可以深度融合人、機、物的發展,實現智慧城市的萬物智聯。同時,5G也可以與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以及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通過使5G網絡,可以根據末端應用場景,靈活配置網絡資源,滿足智慧城市對網絡差異化需求。因此,5G無線通信技術,將會成為支撐城市發展的重要毛細血管,為智慧城市賦能。

圖:5G無線通信技術為智慧城市賦能(Getty Images)
國外城市在進行智慧城市規劃時,將網絡通信作為建設智慧城市除了物理設施之外的另一重要基礎設施。早期的智慧城市建設,主要由技術驅動,缺乏頂層設計和統一規劃。當時的智慧城市發展重點在於數字化建設,以網絡、數據等城市信息基礎設施為支撐,利用遙感技術、地理信息技術和全球定 位系統進行信息的採集和監測。然而,現在的新智慧城市,對網絡帶寬、覆蓋及速度等基礎設施有多層次的需求。隨著5G新技術的到來,各國也開始積極升級通訊網絡建設,通過 5G商用部署,推進智慧城市建設。
5G通信網絡資源在智慧城市基礎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針對智慧城市建設中的多種挑戰,如何在提供高效基礎網絡設施和連接服務同時,與智慧城市生態中的合作夥伴一起共同承接智慧應用的開發和建設,通過搭建生態環境,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是電信運營商在5G時代新智慧城市建設中需要思索的重要課題。

圖:由德勤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攜手中國聯通編纂的《5G賦能智慧城市白皮書》(德勤官網)
實現協同智能
中國5G產業的競爭優勢在於自主創新與開放合作。尤其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各國產業深度融合,沒有廣泛而緊密的國際合作,5G的腳步就不會如此迅速。這些年來,從中國企業華為在韓國首爾開設5G無線網絡開放實驗室,到中俄、中歐攜手合作推進新一代5G網絡建設,5G產業發展將實現協同智能,共享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世界帶來更多驚喜:
一、人工智能
隨著居民生活、城市管理和運營生產的智能化升級,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產品、服務及解決方案有著旺盛的需求。5G可滿足智能城市海量智能設備的併發接入需求、毫秒級響應設備之間的虛實互動,推動人工智能的多場景應用落地,真正實現萬物智聯。以深度學習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將會快速普及,推動城市管理者的科學化決策和提升公共服務智慧。
二、新型物聯終端和物聯網
5G作為新一代網絡的基礎設施,是萬物智聯的基石。5G廣連接的特性將進一步提升智能終端的部署,實現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泛在連接。通過感知化、物聯化的方式,連接並收集城市中的各項數據和信息,構築城市中龐大的末梢神經系統,為「數字孿生城市」的建設提供堅實支撐,助力城市管理者更為高效、精確的掌握並管理城市信息。
三、大數據分析
數據是未來重要的戰略資源。5G大帶寬、多連接使能數據採集、數據融合、數據建模、數據挖掘等大數據分析過程,從繁雜冗余的城市數據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智慧城市中的智能終端傳感器,將會產生大量有價值的數據,透過大數據分析,及時有效地輔助城市管理者進行科學管理與決策。
四、雲計算
通過雲計算技術,可將物理上分散的各個計算能力進行融合,以最低的成本為城市數據儲存及處理實現最高的效益回收。雲計算具有彈性計算、按需計費的優勢,信息資源通過「雲」能夠被最大程度統籌和共享。5G的大帶寬會讓 雲計算存儲的數據量更大,低延時會讓數據上傳更及時,更大的負載能力使更多設備連接到雲上,促進雲邊協同,使業務更加高效。
五、區塊鏈
5G萬物智聯帶來了大量端到端的信息互換,特別是大規模商業場景中的信息互換對安全性有更嚴格的要求。區塊鏈底層分布式賬本技術與5G融合,可應用到信息認證、地址、標識等管理,以及頻譜資源共享等方面,還可以改變未來網絡的商業模式和體系架構,實現從信息網絡到價值網絡的變革,實現網絡與信息資產的價值化。
釋放城市潛能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中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隨著5G網絡的建設部署和商用,善用5G網絡的特點為垂直行業賦能,已經成為智慧城市發展過程中最受關注的話題之一。
2020年由德勤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攜手中國聯通編纂了《5G賦能智慧城市白皮書》。該白皮書研判5G時代智慧城市發展趨勢,聚焦5G在交通、安防、環保、治理等領域典型應用場景,提出當前5G時代智慧城市主要挑戰及實施路徑,以及5G時代運營商推動智慧城市建設的思考,切實推進5G智慧城市在全國各地落地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