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日聯合國發起了「聯合國七十五週年倡議(UN75)」。聯合國成立於1945年,旨在支持以集體行動為所有人實現和平、發展和人權。「聯合國七十五週年倡議」是一場關於全球合作發力,共建人類更美好未來的規模最大、最具包容性的對話,意在激發起對話和行動,以明晰我們如何能夠在面對諸多挑戰情況下建設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圖:聯合國七十五週年倡議(聯合國官網)
關於聯合國七十五週年倡議
為了應對氣候危機、不平等、新型暴力等問題以及重大人口和技術趨勢,聯合國認為只有跨國界、跨行業、跨世代的合作,才能實現我們共同的未來願景,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聯合國目前正在與廣泛的多部門網絡包括聯合國駐地協調員進行合作,目的是要接觸全球公眾,傾聽他們的希望和擔憂,並借鑒他們的經驗,攜手發揮多樣化和全球性影響,推動世界各國開展對話。
聯合國希望通過開展對話,能夠樹立對2045年聯合國成立100週年時的全球願景,增進對未來威脅的認識,並加強國際合作來實現願景。 為應對新出現的風險和機遇,「聯合國七十五週年對話」將結合可全民參與的「一分鐘調查」、50個國家的民意調查 和 70個國家的傳統和社交媒體人工智能情緒分析形成可檢視全球現況的數據報告。這四個創新數據流將會匯集大量多元化觀點和開創性想法,也將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依靠群眾應對全球挑戰的解決方案資料庫 ,為全球不同國家和國際間進行政策辯論時提供可信服的參考意見。
「倡議」致力於建立人際網絡,通過全球線上和線下網絡,聯合國希望使盡可能多的人參與其中,包括青年、邊緣化社區以及很少或從未參與過全球合作的人,讓不同的群體、個人和夥伴通過這個網絡開展對話。聯合國秘書長 安東尼奧·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呼籲:「任何國家或社區都無法獨自解決當今世界的繁雜問題。我們需要群策群力,不僅要對話,還要傾聽。至關重要的是,大家都要參加這次對話。我們需要聽取你們的意見、你們的戰略和你們的構想,從而使我們能夠更好地履行義務,竭誠為世界人民提供服務。」
聯合國相信,每一次對話都是一個契機,能促進每個人在各自的生活中採取行動,做到知行合一。無論對話是否正式,都能提高認識,提供證據,同樣能促進國家和國際組織採取行動,對話的成果將會催生新項目,擴大投資,加強夥伴關係,促成其他活動等等。聯合國成立七十五週年紀念活動的材料以九種語言發佈,全球名人、政治領袖、青年組織、非政府組織和智庫等紛紛轉發,全球數百萬人瀏覽了社交媒體推送的#UN75#,全球新聞媒體紛紛發表文章,聚焦聯合國UN75倡議。

圖:聯合國相信,每一次對話都是一個契機,能促進每個人在各自的生活中採取行動,做到知行合一。
聯合國全球對話重要議題
這次聯合國全球對話的重要議題如下:
一、數字技術的影響:
技術可以幫助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公平,更和平,更公正。數字技術進步可以支持和加速實現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每一項,從結束赤貧到降低孕產婦和嬰兒死亡率,促進可持續農業和體面工作,以及實現普遍識字。但技術也可能威脅隱私,侵蝕安全,加劇不平等。它們對人權和人類機構會產生影響。與前幾代人一樣,無論是政府、企業和個人,我們在如何駕馭和管理新技術方面是有選擇。
二、衝突和暴力的新時代:
自75年前聯合國成立以來,衝突和暴力的性質已發生重大變化。衝突的殺傷力減少,但時間更長,而且更經常發生在國內團體之間,而不是國家之間。在世界上的一些地方,殺人案越來越頻繁,而基於性別的襲擊正在增加。另外,技術進步已使得機器人、無人機和直播、網絡襲擊、勒索軟件和數據黑客的武器化。與此同時,國際合作正處於緊張狀態,削弱了預防和解決各種形式的衝突和暴力的全球潛力。
三、不平等 —— 彌合鴻溝:
世界在減少貧困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過去30年,超過10億人擺脫了極端貧困。然而,在此期間,儘管全球經濟產出自1990年以來增長了兩倍以上,較窮一半人口的收入份額幾乎沒有變化。不平等損害了經濟進步,進而加劇了不平等造成的社會鴻溝。收入、地理、性別、年齡、族裔、殘疾、性取向、階級和宗教因素造成的不平等現象在國家內部和國家之間繼續存在,決定了資源獲取、機會和結果。在世界的某些地區,這些鴻溝正變得更加明顯。與此同時,在線和移動技術等新領域正出現獲取差距。
四、氣候危機 —— 我們可以贏得的比賽:
氣候變化是我們時代的決定性危機,它發生的速度比我們擔心的還要快。但面對這一全球威脅,我們絕非無能為力。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9月份所指出,「氣候危急情況是一場我們正在輸掉的比賽,但這是一場我們可以贏得的比賽」。全球任何一個角落都無法幸免於氣候變化帶來的破壞性後果。氣溫上升正使造成環境退化、自然災害、極端天氣、糧食和供水無保障、經濟混亂、衝突和恐怖主義的直接原因惡化。海平面正在上升,北極正在融化,珊瑚礁正在死亡,海洋正在酸化,森林正在燃燒。顯然,一切照舊不是好做法。隨著氣候變化的無盡代價達到不可逆轉的高度,現在應採取大膽的集體行動。
五、不斷變化的人口統計:
預計世界人口將增加20億,從目前的77億增加到2050年的97億,然後在本世紀末達到近110億的峰值,同時生育率繼續下降。在此期間,預計全球人口將越來越多生活在城市,同時,65歲以上的人口數量將超過5歲以下兒童的數量。從現在到2050年,預計全球人口增長的一半人數將來自9個國家:印度、尼日利亞、巴基斯坦、剛果民主共和國、埃塞俄比亞、坦桑尼亞、印度尼西亞、埃及和美利堅合眾國(按遞增順序排列)。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很可能會翻一番,而歐洲的人口很可能會減少。同時,人們會不斷移民。雖然國際移民的百分比在過去二十年中一直保持在全球人口的3%左右,但自2000年以來,他們的人數增加了一半以上。與此同時,由於曠日持久的衝突,被迫逃離家園的人數急劇增加,而且由於氣候變化和環境惡化,可能會進一步增加。絕大多數難民和移民流向全球南方國家。
正式啓動首次對話
2020年1月29日,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領袖來到紐約聯合國總部,分享他們對未來的美好憧憬。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參加了他們的討論,這標誌著為紀念聯合國成立75週年而在世界範圍內舉行的對話活動正式啓動。

圖: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啓動聯合國75週年對話活動,青年領袖分享對未來的美好憧憬(聯合國官網)
當天,古特雷斯問參加討論的成員以及在座的幾十名年輕人:「你們認為25年後,當聯合國年滿100歲時,世界會變得更好、更壞還是同現在一樣?」基於舉手示意的情況,古特雷斯說:「我認為大家懷有一種樂觀情緒。」來自阿根廷的娜塔莉亞·赫布斯特(Natalia Herbst)屬於樂觀的陣營,但她有所保留。她認為可持續發展目標已經為更加公正的未來提供了路線圖,但前提是每個人都參與進來,而2030議程將是朝著更美好的2045年邁出的非常有希望的一步。 古特雷斯表示,這次對話將為今後幾個月的全球對話定下基調,他希望年輕人有機會在建設未來世界的過程中發揮作用,一同探討聯合國如何加倍努力地為所有人創造出更美好的未來。
參與對話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將在2020年9月21日紀念七十五週年高級別活動上,向世界各國領導人和聯合國高級官員報告收到的各方觀點和意見。願親身參加或在線參與對話者,可通過 www.un.org/UN75 網站瞭解如何報名參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