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0年起,每年的2月21日是「國際母語日」,目標是向全球宣傳保護語言的重要。
在全球範圍內,40%的人口無法用自己從小所說或所瞭解的語言接受學校教育。隨著越來越多的語言從世界消失,語言多樣性越來越受到威脅。SIG善美董事長曾雯海相信:「語言以可持續的方式傳播和保存傳統知識和文化,多語言和多文化社會因而得以存續。保護文化和語言的多樣性,是促進人類社會相互容忍和尊重的重要力量。」
2021年「國際母語日」的主題是:為教育和社會融合培養多語種能力。該主題突出語言和多語言主義可以促進包容性,並達成可持續發展目標中「不落下任何人」的目標。SIG善美希望未來可以為保護語言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https://zh.unesco.org/commemorations/motherlanguageday



教科文組織總幹事 奧德蕾·阿祖萊
國際母語日致辭
「推動使用多種語言,促進教育和社會包容」
2021 年 2 月 21 日
每年 2 月 21 日國際母語日,我們都會禮贊語言多樣性和多種語言使用,這是我們人類的無價遺產。
今年的國際母語日紀念活動,是在世界正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之際進行的。
這場危機加劇了世界各地的教育不平等現象,在疫情最為嚴重的時候,有 15 億學生不能返校上課,很多學生因為缺乏條件使用遠程學習解決方案而 耽誤學業。
此外,因為文化節日和慶祝活動取消,也因為創作者和媒體經濟境況脆弱,文化多樣性整體上受到了威脅。
推動母語的使用,也同時意味著促進全民教育的機會,以及各種不同文化的傳播。
今年國際日以「推動使用多種語言,促進教育和社會包容」為主題,旨在號召我們支持多種語言使用和母語的使用,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日常生活中。
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世界上 40%的人口沒有得到以他們最熟練掌握或最容易理解的語言提供的教育,這對他們的學習以及接觸遺產和文化表現形式 的機會形成了阻礙。
今年,我們也對從小開展多語言教育給予特別關注,以便使兒童們的母語能力始終成為一個優勢。
在教育領域以及我們社會的所有其他領域,使用多種語言是一個真正關乎平等的問題,教科文組織為此致力於在世界各地推動使用多種語言。例如, 本組織促進互聯網上的語言多樣性,以改善信息和知識的普遍獲取。
本著同樣的精神,並且在以教科文組織作為牽頭機構的聯合國國際土著語言十年(2022–2032 年)框架內,已經著手實施行動計劃,旨在將促進使用 多種語言作為我們社會特別是土著社會的核心目標。
因此,國際母語日以及國際土著語言十年,向我們提出了一項挑戰,即: 確保語言多樣性作為共同遺產得到保護。
因為當一種語言消亡時,隨之消失的是一種觀察、感受和思考世界的方式,而文化多樣性也因此無可輓回地整體上走向枯竭。
因此,值此國際母語日,教科文組織呼籲禮贊世界的多樣性,並支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多種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