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澳門抗疫的點滴情懷 - 專訪鏡湖醫院急診科曾揚海醫生


2020年2月11日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正式將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為「SARS-CoV-2」(全稱: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世界衛生組織中文官網翻譯為「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2」。由2003年SARS爆發嗜虐全球至今相隔17年,恐怖再次濃罩大地,我們人類必須再次團結奮戰到底。


圖:澳門鏡湖醫院急診科曾揚海醫生(鏡湖醫院)

中國成為全球抗疫領頭羊


「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2」曾被多個國際組織及傳媒形容為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全球面臨最嚴峻的危機,最初在2019年12月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武漢市被發現,隨後在2020年初迅速擴散至全球多國,逐漸演變成一場全球性大瘟疫。截至2020年5月3日,全球已有220多個國家和地區累計報告逾340萬名確診病例,逾24萬名患者死亡。


2020年1月23日,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宣佈採取疫區封鎖隔離措施,是近代公共衛生史上第一例將1100萬人口的大城市採取封鎖措施,相繼全國各省市均陸續採取了相應封鎖措施,為切斷疫情的感染控制鏈作出了決策性一大步。3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宣佈,總體上中國大陸本輪疫情流行高峰已經過去。3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兼中央應對疫情小組組長李克強宣佈,以武漢市為主戰場的中國本土疫情傳播已基本阻斷,抗疫取得初步成功。


澳門在疫情下盡顯實力


「澳門作為祖國的一小地,雖無足輕重,卻沾了不少祖國福澤。作為『一國兩制』政策下地區之一,擁有獨特中葡文化底蘊,身兼國內唯一賭城,在全球亦小有名氣。能生於中國,作為澳門一份子,我感到非常自豪。」曾揚海醫生說。


由疫情發生以來,澳門政府在穩定民心、保證澳門居民日常生活、提供全方位醫療支援與防疫物資補給上顯赫有功。社會各界亦積極配合政府各項政策與行動,同時與世界各國守望相助,通過捐款、捐物、分享抗疫經驗、打破語言隔閡發佈中葡英新型冠狀病毒防控辭彙等多種形式,助力全球抗疫。


圖:澳門鏡湖醫院急診科搶救室醫生合照(鏡湖醫院)

防疫措施迅速果斷


疫情初期澳門仍然未出現確診個案,但已經採取多項措施。包括在澳門國際機場對所有乘客都必須統一於出入境前接受大型體溫監測儀和體溫槍檢測,各部門亦加派人手通力合作對各口岸入境車道、關閘、港珠澳大橋、跨工區和蓮花等陸路口岸的入境車道司機、旅客進行體溫篩查、加強衛生檢疫措施。


目前澳門擁有完整及完善的電子個人健康聲明系統,澳門各入境口岸執行健康申報措施,分別設紙本或電子方式申報,入境人士可透過掃描張貼口岸的二維碼或進入網址填寫個人健康資料,完成填寫後會顯示健康申報憑證,過關時展示憑證便可。另外,對符合風險評級人士會進一步醫學檢查,甚至需要於指定地點進行14天醫學觀察。


1月21日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賀一誠批示設立24小時運作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直屬行政長官運作,社會文化司司長擔任副主席。2月4日澳門特區政府宣佈自2月5日起全澳門 81家娛樂場幸運博彩經營場所,以及其他娛樂設施關閉15天。3月24日宣佈自 3月25日起禁止入境前 14天內曾到外國的非澳門居民入境(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地區的居民除外)。4月6日起往返香港澳門的所有公共運輸工具全面暫停營運。另外,由於疫情開始時悉逢農曆新年假期,所有學校包括高等教育、中小學、幼稚園及特殊學校都延後開學,直至另行通知。



口罩供應無憂


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賀一誠在澳門出現確診個案後宣佈進一步防疫措施,於2020年1月23日澳門衛生局推出保障口罩供應澳門居民計劃,市民可持永久/非永久居民身份證或外地僱員身份認別證到澳門56間協議藥房登記,口罩供應情況每隔15分鐘實時更新,每人每次以成本價8澳門元(約合一美元)購買10個口罩,10日後可重複購買。


澳門政府一直向市民強調口罩供應充足,也確實能遵守諾言,至今口罩供應從未中斷。早在1月22日澳門確診首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後,政府就火速並且不惜代價從全球購買了2000萬個口罩。在澳門口罩並不充裕的情況下,更從中抽調了一部分支援內地嚴峻疫情。目前澳門口罩數據完全透明,規劃合理,既沒有坐地起價,亦沒有排隊搶購,更在不求內地援助的前提下回饋祖國。



紓解民困、共渡時艱


因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對經濟民生的影響,澳門政府於2月13日公佈一系列經濟援助措施,紓緩居民及各行各業的經濟壓力。除了確保居民的健康為最首要任務外,同時亦及時研判經濟形勢及變化,尋求對策、主動應對。目的就是要為澳門「穩經濟,保就業」。


目前政府公佈的經濟應變及紓緩措施包括:

一、減免稅務及規費,以減輕企業及居民負擔;

二、推行中小微企援助及利息補貼,以扶持企業存續;

三、加強民生措施,支援弱勢家庭;

四、提升技能培訓、實施以工代賑,保打工仔飯碗;

五、推出電子消費券,加快民生經濟復甦。政府亦宣佈將澳門本地科研團隊合作,於內地設立生產線,確保口罩供應。

攜手緊握生命線


澳門仁伯爵綜合醫院(山頂醫院),是澳門唯一一家診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醫院。截至5月1日,累計接診的45例確診病例中,37例已康復出院,仍住院治療的8位患者均為輕症,病情穩定。而澳門鏡湖醫院,作為澳門最大私立醫院,亦擔當起分流評估患者風險、病毒標本採樣、協助患者轉送山頂醫院、疫情協調等重要角色。澳門能夠做到零死亡病例、零醫護人員感染的「抗疫成績單」,離不開澳門各位醫護人員的辛苦付出與廣大市民的通力合作和節制。


圖:澳門鏡湖特別急診醫護人員合照(鏡湖醫院)

歷過生死,珍惜當下


曾揚海醫生回憶在鏡湖特別急診工作的時光說:「作為澳門鏡湖醫院急診科醫生,敏銳的思維與決策性的行動力十分重要,面對疫情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保護自己,守護他人。每天我們都必須多次更換整套高級別防護衣物在鏡湖特別急診(小火神山)為病患診症,縱使防護衣穿脫費時、汗流浹背、壓力令人難以喘息,我們從不後悔,絕不怠慢,只因我們堅守心中信念,將奉獻終身,為人類的生命健康服務。」


「市民的擔憂,醫護的壓力,我深有體會。在疫情期間自己亦曾接診過SARS-CoV-2的確診患者,雖然我們只能以平常心對待日常工作,凡事小心謹慎,但當患者被確診通報後,大家心情難免會有波動。所有的一般接觸者以及密切接觸者都需要每天監測體溫、密切觀察身體狀況。我們更有同事不敢回家,甚至需要被醫學隔離觀察。我們急診科以團隊精神為首,我們相待如家人,最後各位兄弟姐妹都能平安無恙,我感謝所有貢獻自己的醫護人員,感謝院方鼎力支持,感謝澳門政府雷厲風行,感謝廣大市民的節制與配合。我們定能挺過去,勝利將會載入史冊。中國加油!澳門加油!」曾揚海醫生說。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