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接棒烏鎮 第二屆中國古村鎮大會在濱州召開

黃河,湧動不息的民族精神。古村鎮,傳承不斷的家國鄉愁。接棒烏鎮,9月27日,母親河下游的山東濱州迎來了第二屆中國古村鎮大會的盛大開幕。來自中、德、意、韓、日等5國近50名演講嘉賓,及全國20多個省市近1000名人參加了本屆大會。
據悉,中國古村鎮大會是國內古村鎮保護與活化的第一品牌,致力於打造一個超部門、多學科、跨行業的開放性傳統村落保護與活化的對話機制、交流平台和展示空間。本屆大會主題為「本土性與國際化」,主會場設在濱州國際會展中心,活動主體區域中心為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紙坊村。
大會以五大主題論壇、兩項專題分享、10項遊學考察組成5+2+10模式來分享全球古村鎮保護經驗。在28日的閉幕式現場,將舉辦2016年雙優古村(鎮)暨風雲人物評選、美麗古村鎮攝影大賽頒獎儀式,並呈上一台中西合璧的文藝晚會。9月29日,大會議程之一、中國濱州第十八屆沾化冬棗節將在濱州市沾化區開幕。
開幕式上,濱州市市委副書記、市長崔洪剛,山東省旅遊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張明池,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姚和民,歐盟景觀建築師協會原主席Fritz Auweck,中國古村鎮大會主席吳必虎等相繼致辭。國家旅遊局原黨組成員、國際休閒產業協會主席王軍、中國古村鎮大會主席吳必虎、山東省旅遊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張明池、濱州市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光峰、濱州市市委副書記、市長崔洪剛等領導共同啓動開幕織布機。
開幕式後,吳文學、吳必虎與田園東方創始人張誠、陽光七星媒體集團主席辦常務副總裁朱芸等分別做了主題演講。
本屆大會由北京大學旅遊研究與規劃中心、古村之友全國志願者網絡、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中山大學華南農村研究中心共同主辦,山東省旅遊發展委員會、濱州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濱州市旅遊局、北京大學《旅遊規劃與設計》編輯部共同承辦。
第二屆中國古村鎮大會主要內容將圍繞「5+2+10」模式進行。其中,5指的是「回歸:古村保護與村民生活」、「實戰:運營與傳播」、「活化:民族村寨保護與活化」、「活化:民族村寨保護與活化」、「破冰:智慧古村鎮」五大主題論壇;2指的是「古村夜話」、「香坊講壇」兩大交流分享會;10指的是10項遊學考察,包括黃河古村風情帶、秦皇河公園、獅子劉鄉村旅遊片區、魏集古村落、沾化冬棗生態旅遊區、陽信水落坡民俗文化產業園等考察點的深度體驗。在主會場,主辦方放置了全國10個鄉村旅遊目的地、大會主辦方、山東省旅發委等展位,並舉辦了攝影及繪畫展,並有介紹濱州的過去、現在、未來的歷史故事劇展覽,以及3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色展位。同時,放置了濱州有機農業及美食體驗區,是包含10大濱州名菜,10大濱州小吃為主的東西美食交流體驗區。
近年來,濱州鄉村旅遊突飛猛進,如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獅子劉堪稱北方平原上崛起的旅遊奇跡。不同於上屆承辦地烏鎮的「小家碧玉」,濱州古村鎮資源更顯恢宏大度,古城、古村、古建遍布全市,富有層次感、差異性,顯得斑斕多姿,整體上具有鮮明的北方平原、黃河文化的突出特點。第二屆中國古村鎮大會將成為濱州社會經濟對接國際化的超級接口,推動濱州旅遊進入全球市場的競爭序列,並撬動濱州城市品牌的國際營銷。
記者從大會組委會瞭解到,中國古村鎮的孕育成長經歷了悠久、深厚、複雜的歷史演變過程,發展分布於青藏高原上下、秦嶺淮河南北、胡煥庸線兩側豐富多樣的地理環境,具有獨特、鮮明的本土風格。但隨著城鎮化加速,包括古村鎮在內的中國村莊面臨危機:2000年全國有360萬個村落,2001年是270萬個,現在的自然村只有200萬個左右。大會倡導盡量保留古村鎮傳統建築及其地理風貌,努力傳承古村鎮非遺價值及其社會結構,通過積極的、有機的、平等的活化途徑,使其主動適應現代化、國際化、信息化的時代潮流,重構古村鎮古今兼容的發展模式和生活方式,實現古村鎮健康的、可持續的發展目標。
齊魯網 濱州 9月27日訊(記者 於鵬 陳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