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指導委員會,2022年3月9日,何寧川發稿 2022年3月8日,荊州市江陵縣委書記全運寶攜副縣長賀偉、縣經商局黨組書記王維等一行到訪國家許昌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與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指導委員會主任王越封、秘書長助理何寧川、許昌三奇融發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孟慶利、政信部經理王歡、中煤科工重慶設計研究院集團院長助理段洪濤、四川商業投資集團產業合作中心總經理雷霆、調研員姚瓊等人展開合作座談會。


孟慶利董事長主持並致歡迎詞,她代表經開區管委會熱烈歡迎前來考察的全運寶書記一行,希望通過深度交流可以齊心協力,抱團發展。隨後王歡做三奇融發項目介紹,許昌三奇融發實業有限公司是由許昌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批准投資成立的國有獨資公司,成立於2020年12月31日,並全權托管給中國城建指導委運營。其作為許昌經開區的重要融資建設平台公司,主要從事重大項目的融資服務和金融咨詢服務、產業園區工程項目開發建設、新興高科技行業項目導入和投資建設、鄉村振興項目的投資建設、以及工程項目的物料供應等業務。 目前,已經全面鋪開2686畝土地打造鄉村振興綜合產業園項目。從土地摘牌、到一級整理、二級開發所需資金由中國城建指導委負責調撥並由其導入高科技產業作為園區內的龍頭產業。園區內擬分8個產業板塊:高科技產業園、中草藥產業園、農業產業園、裝配建築原料產業園、物流產業園、光伏產業園、中控產業園、康養產業園。高科技產業園中有三個高科技產業為總體產業佈局的核心,佔地面積730畝,中科院、中廣核提供技術,分別是:許昌達多光纖科技有限公司,投產後年產值將達90億;許昌富鈞山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年產值將達70億;年產600萬片硅晶片項目,年產值將達90億。預計政府財政稅收25億左右。生產所用設備為國外進口,技術方為中科院技術團隊。三個高科技企業預計用工6000人,為助力新型城鎮化建設、富民壯村、強鄉鎮工程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何寧川介紹中國城建指導委合作模式創新點與案例分享,當下地方採取托管模式以達到地方政府(委員會)+ 新平台(托管模式)的金融創新、人才創新、體制創新是切實推動鄉村振興的有效舉措。 全運寶書記做江陵縣基本情況及產業發展內容介紹,他圍繞縣域歷史發展、區位優勢、主導產業發展情況、地方「三農」嘗鮮模式、招商工作與瓶頸、寄希望於中國城建指導委協同的合作等幾方面展開詳細交流。

江陵歷史悠久,是楚文化的發源地,地處「兩湖平原」(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中心地帶,是我國東西南北的地理要衝,距中國「四大經濟發展極」北京、上海、廣州、重慶均為公里左右,正在建設的從內蒙古浩勒報吉到江西吉安的蒙華鐵路(北煤南運大通道)與長江第一個交匯點就在江陵,地方依託長江黃金水道和國家能源通道,謀劃煤炭、石化、建材、農產品、電商倉儲等物流項目,著手建設大型物流中心。江陵搶抓國家「北煤南運」大通道、國家長江經濟帶建設、洞庭湖生態經濟區規劃等重大歷史機遇,高標準規劃建設了46平方公里濱江新區、由中國華電集團、湖北能源集團、三峽集團等央企國企總投資近1000億元的年吞吐量5000萬噸的煤炭儲配基地、總裝機量532萬千瓦的「路口」電廠群、40億立方米的煤制天然氣、80萬噸PE等一批國家重大煤炭綜合利用項目落戶園區開工建設,這些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讓江陵步入了發展黃金期。

農業方面,江陵沿江地區人口密度相對較低,農業比重較高,推行「三個合作社」建設,實施優質糧食產業工程,將資源集中起來,構建百萬畝集中連片的優質糧食產業陣地,以標準化的流程種植糧食,做到統一組織供種、統一種植標準、統一收購價格、統一優質存儲、統一高質量加工、統一品牌營銷,培育出更多優質糧,提升糧食品質,打響江陵糧食品牌,加快推動現代農業發展。

王越封主任對江陵縣聚力「三個合作社」建設和糧食產業發展,響應國家號召以土地股份經營新模式、探索農村勞力新用途這一舉措大力點贊,江陵縣政府發揮優勢,主動作為,強化資源配置推動相關產業建設發展是非常有擔當的,雙方可以圍繞新型煤電煤化、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基地、資源循環利用、服裝智能製造、現代農業糧食產業等方面合作深度探討,研究強鏈補鏈、產業鏈招商及循環經濟發展等工作,推動資源集約節約高效利用,加快打造沿江高質量發展產業帶。

全運寶書記一行對中國城建指導委託管模式表示出強烈的合作意向,誠摯邀請委員會帶領專家團隊蒞臨江陵縣考察調研,參加3月底「全國油菜專家大會(觀摩現場)暨千里江陵油菜花賦 + 全域旅遊」活動。同時他提出雙方合作要確定好目標,形成共識加油乾,調研後快速組建新的托管公司注入合作內容,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圍繞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基地等、重大項目的落地建立協調機制、調動機制、督辦機制。更希望借力中國城建指導委將江陵縣打造為荊楚大地鄉村振興綜合產業合作發展新示範,努力構建一二三產融合新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