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四川新聞網:成都江家藝苑正式開園迎客 首日迎來超3000人遊園


四川新聞網:成都江家藝苑正式開園迎客 首日迎來超3000人遊園

http://scnews.newssc.org/system/20190114/000936645.html



 


「媽媽,快點幫我跟這只彩色的蜥蜴合個影!」1月13日,江家藝苑內,7歲的劉明軒興奮地招呼母親給自己參與捏造的藝術品拍照留念。當天,作為錦城綠道一期工程的項目之一,備受市民期待的江家藝苑正式開園迎客,「與高迪同行」主題展也與市民見面,劉明軒參與的活動正是當天的主題展活動之一。


錦城綠道打造的首個「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示範區終於揭開面紗,首日迎來超3000人遊園。江家藝苑依託「時尚、藝術、文化」的園區整體定位,不僅打造了親子類藝術體驗、科普教育為載體的K12主題樂園,還有景觀農田、花海、湖泊、林盤等依託生態本底而造的景點,實現了「生命、生態、生產、生活」高度融合。




「與高迪同行」主題展開展

持續到5月13日,可免費觀展


以公園為平台,呈現國際性藝術IP;以引入與自然親近的高迪理念為契機,打開孩子們的自然探索之門。「與高迪同行」主題展覽涵蓋了「關於高迪」、「高迪靈感」、「與高迪同行:高迪建築之旅」、「高迪對當代建築的影響」四大板塊。在室內分為A、B兩館,展出的建築攝影圖片不僅有高迪的成名代表作,也有高迪在成名前的一些作品。此外,室外還有近10個互動體驗點位。不少家庭帶著孩子前來觀展。


用黏土捏成蜥蜴模型、聽講解人員講高迪的藝術成就、通過VR和AR體驗高迪的代表作品……劉明軒玩得不亦樂乎,家長一路跟著,與孩子一起上了一堂親子戶外藝術課。「我今天是專門帶孩子來看展的,這種機會很難得,可以讓他多開開眼界,同時,也能培養他的審美和藝術修養。」劉明軒的母親向女士介紹,今年7歲的劉明軒已經學畫一年多,平時對色彩和幾何造型比較感興趣。「來之前不知道這個展覽是放在綠道上的,對我們而言還是挺新鮮。以前也帶他去科技館、圖書館、博物館,但是距離自然就比較遠,今天感覺自然和藝術融合得比較好,是很不錯的體驗。」


「將藝術展落到開放的空間,降低准入門檻。同時,我們在園區的一些裝置藝術還有東方的元素融入,用老百姓看得懂並喜歡的方式呈現出來。」負責本次展覽的一廬藝術CEO韓冷介紹,此次展覽還有一大特色——引入VR和AR技術,觀眾可以戴上VR眼鏡,或者掃碼體驗AR技術帶來的立體效果,讓高迪的建築彷彿就在眼前,市民足不出戶就可以感受高迪的藝術世界。「未來,我們還將根據重要時間節點打造主題鮮明、參與性強的互動活動,比如3月8日的女性藝術專場,3月12日的植樹節專場等等。我們希望把國際藝術IP的內容和理念加以軟性地表達,讓藝術與公園城市相契合,通過不斷引入認知度很高的藝術家IP吸引市民的關注,讓自然、藝術和生活相融合。」


來自西班牙高迪研究院的白雷蒙特意前來參加此次開幕儀式,他告訴記者,這是他第一次來到成都,對成都的美麗公園城市環境印象深刻,以後還要常來。「江家藝苑讓我聯想到了西班牙的一些公園,自然而美麗。高迪的建築設計理念是盡可能節約資源,用最自然的原材料發揮最大的價值。據我所知,江家藝苑中有100多種植物,特意打造的湖泊讓孩子體驗皮划艇,未能生長的植被就地使用,打造成功能性的公園設施……這些都和高迪推崇自然的理念相契合。」白雷蒙希望未來有機會可以邀請中國的孩子去西班牙,和西班牙的孩子們一起互動學習。


據悉,該展覽將一直持續到5月13日,市民可以前往免費觀展。記者還打探到,草坪音樂節、綠道音樂節、房車音樂節、露天電影、燈光雕塑展覽、青少年象棋大賽、太極拳交流等活動,也將在不久的將來落地於此。




開園當天迎來跑團打卡

「跑完10公里鞋子都很乾淨」


開園當天,天府樂跑團30多位成員齊齊來到園區以跑步的方式打卡,「我們‘窺視’這個地方很久了,今天終於開園了,所以我們30多個跑友相約來這裡搶先體驗。」家住江家藝苑附近的代素瓊以10公里跑的形式成功打卡,「環境好,很美,沒有辜負我的期待。」她表示,自己老早就開始關注江家藝苑的建設進展。平時基本上每天都要跑步,週末一般會去青龍湖、興隆湖等地跑,江家藝苑開放後,就有了更近的跑步健身基地。


「我們有一個500人的大群,一般都是有跑步的安排就在群里通知,有空的跑友都會響應。今天還有跑友要在這裡挑戰半馬。」她笑著說,尤其是昨天,大家在微信群看到他們拍的圖片後,反應很激烈。「有很多跑友都按捺不住了,說要來這裡跑一跑,體驗一下。」


「今天太陽好,拍出來的照片很好看。等春天到了,大田景觀呈現出來了 ,應該會更美。」代素瓊稱自己見證了這裡的變化,「以前這裡是菜地,別說跑步了,可能來這裡逛一圈鞋子上都是很多泥。今天跑完10公里,我們的鞋子都還很乾淨。」說著她把腳伸出來向記者展示自己乾淨的鞋面。「有了這麼好的環境,我們當然很高興,用時髦的話說是很有獲得感。」與代素瓊一同跑步的王小平補充到。




兼顧生態、功能和美學三大標準

「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


江家藝苑是成都興城集團天府綠道公司在錦城綠道打造的首個「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示範區,位於錦城綠道成自瀘與成龍大道之間的三聖鄉片區,東接江家菜地、南靠繞城高速、西聯高威公園、北接錦江大道,交通區位十分便利。園區佔地面積約142公頃,規劃建設一級綠道2.8公里、二級綠道3.8公里、游步道(三級綠道)13.5公里,以及小木屋、景觀亭廊等服務驛站23處。


成都興城集團天府綠道公司董事長康瑛向記者介紹,園區在打造過程中,尊重自然,把生態價值充分考慮進去。這裡不僅有連綿400余米的高大茂盛的桉樹林,頗具傳統川西林盤聚落特徵的院落建築與林盤更形成了面積約19800平方米的院落。具有傳統川西林盤聚落特徵、自由分布的院落,建成後,規劃在此引進餐飲、酒店等業態,同時使其具備文化交流的功能。園區內還規劃實施400畝花海,將根據季節種植時令鮮花,花的數量和種類都相當豐富。道路兩旁各色的花朵開得正艷。「這些花卉是千鳥花和木春菊」,工作人員介紹,千鳥花又被稱為「白蝶花」,它的花語很有意思——「仙人指路」,同時,千鳥花也代表著前途光明、人生道路順暢等美好寓意。

  

此外,景觀農田也是江家藝苑的一大亮點,江家藝苑景觀農田示範區由平地、緩坡和水生作物種植區組成,面積約110畝。在景觀農業區規劃設計上,天府綠道公司因地制宜利用微地形,打造多層次景觀農業的視覺效果,如利用低窪匯水區域打造以荷花為主要景觀的水生作物種植區。在園區最北側採用依形就勢、回歸鄉野的塑造手法,打造大地景觀農業。推動江家藝苑景觀農業區域整體融入綠道景觀,進而成為生產、生活、生態的有機結合體。

  

「不久的將來,園區北側景觀農業區將以品能池、水漾池為點綴,配以三處面積4000至6000平方米不等的林盤院落,成為集文化展示、零售、餐飲、遊客接待等功能於一體的林盤聚落,再現宋代名畫《荷香清夏圖》的絕妙意境。」

  

在呈現靚麗大地農業景觀的同時,天府綠道公司還將不定期在江家藝苑景觀農業區域舉辦大地藝術節、稻田音樂節、綠道農夫集市等主題活動,借助農業生產過程和農業場景,以節慶活動為依託,將農耕文化、農事體驗、產品銷售、兒童遊樂等活動充分融入錦城綠道發展運營,形成商業與公益雙向驅動的新型綠道經濟格局。「我們立足於文化、體育、旅遊、農業、科技業態融合發展,目前已對接國內外近200家知名企業及藝術機構,其中,世界500強企業12家。主要採用自主運營、對外招商合作及購買服務方式相結合的原則,開展園區內各經營性項目的運營,有意可聯繫028-85013392。」

  


成都商報 紅星新聞記者 龔靖傑 黃琳

攝影記者 劉海韻

bottom of page